推广 热搜: 化学  高中  数学  初中  英语  小学 

一盏明灯 传递仁爱之心

   日期:2024-04-25     来源:www.haoxitong8.com    浏览:760    
文章简介:在上海奉贤区柘林学校,那群质朴的孩子们常常念叨着一个人——余老师。班里的窗台上一直摆设着一张照片,那是孩子们和余老师的欢乐合影。

 

在上海奉贤区柘林学校,那群质朴的孩子们常常念叨着一个人——余老师。班里的窗台上一直摆设着一张照片,那是孩子们和余老师的欢乐合影。这位余老师就是上海一师附小的支教教师余婷婷。

那一年,她和其他9位支教老师携带棉被行李住进了柘林学校,担任小学一年级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。年轻的余婷婷多少有点儿忐忑,可她了解她的身后有一师附小的老师们的支持,有静安教育人的殷殷期望。

一盏明灯,传递仁爱之心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、见贤思齐,不断提升道德修养,提高人格品质,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。”教师不只要传授常识,更要以身作则,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余婷婷就是如此用我们的实践行动,让孩子们感觉到老师的温暖,感觉到老师的奉献,感觉到老师的仁爱之心。

农村的孩子基础薄弱,余婷婷带的一(1)班,38个孩子,在入学时几乎没识字量,没听说读写的习惯,也缺少父母的配合辅导。于是,天天放学将来,偌大的校园,静寂的教学楼里总有一间教室的灯亮着,那是一(1)班教室的灯亮着,那是余婷婷又在精心辅导孩子们。

农村的冬季来得早,沿海的晚风吹得校园里的几棵大树“沙沙”作响。饭店的老伯伯照例又在等着余婷婷来吃晚饭了……其他9位支教老师早已吃完了热腾腾的饭菜,而余婷婷那一份却是凉凉的。

老伯伯在饭店门口张看着教室的灯光,10分钟过去了,灯亮着;又一个10分钟过去了,灯还亮着……老伯伯把饭菜热了又热。终于,灯关了,老伯伯兴冲冲地端出热好的饭菜,可左等右等,余婷婷依旧没来……此时的余婷婷正牵着学生松松和文文的小手,走在路灯昏暗的回家路上,转过小弯,走过乡间田野,连路灯也没了,可两个孩子一点儿也不害怕,他们依偎在余婷婷身旁,他们了解,余婷婷会送他们平安到家的。等余婷婷喘着气回到学校的饭店里,饭菜又冷了一大半。

“老伯伯,真不好意思,又叫你等我了……”余婷婷天天都会这么歉意地说。

“没事儿,女孩,”老伯伯坐下,亲切地看着余婷婷急急忙忙地扒拉着饭菜,疼爱有加地说,“不要急,慢慢吃,农村的孩子碰上你这么好的老师真是福气啊!”

一个农村老伯,一个市区女孩,他们的对话天天在饭店幽幽的灯光下进行着,这几乎成了柘林学校一道独特的夜景!

做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,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教师提出的需要。作为教师,余婷婷在我们的教书学识上不断探索,积极参与学校对“学习设计”的研究和实践,为了孩子的学而设计、组织课堂教学。

其中,努力以“学习任务单”为抓手,改变了课堂中教师多讲、学生多练,教师主动、学生被动的局面。以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、教学案例作为实践,在“教学”这一最艰难的改革阵地上尝试改变、尝试进步。日积月累的实践磨砺出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由“怎么样教”转到体现“怎么样导”,与学生学习技巧由“被动同意”到“主动参与”的转变,课堂上,学生的情绪开心,对所学内容兴趣浓厚,思维进入积极投入的状况,教和学在这一刻产生一种和谐的共振。

做“四有”好老师,信念是本,情操是魂。教师高尚的师德是仁心仁育,用仁爱之心培养人,才能点燃孩子们的热血和激情,所以,教师是用心灵伴随心灵的事业,用梦想照亮梦想的事业,是用仁爱之心感染和勉励学生的“心育”。爱孩子,让余婷婷成为了有魔力的教师。孩子们点滴的成长的需要,她都努力用时间和精力去满足,这使她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真的的“恩师”。

一堂团课,闪耀智慧之光

当好一名教师,就要把追求理想、塑造心灵、传承常识当作生活的最大乐趣。教师有了爱,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灵,才能有不断革新、进取的原动力。余婷婷能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,坚定我们的职业信念和理想,静下心来教书、潜下心来育人,用我们的智慧带领着一群农村的孩子们张开成长的翅膀,越飞越高。

孩子们在余婷婷的关心下适应了小学生活,掌握了识字写字,他们最忘不了的是首次带上绿领巾,参加“红星六一”的情景。那次入团仪式可是柘林学校的一件大事,几年来首次向全区展示的大型活动居然是小学一年级的娃娃们。别看会场里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,一本正经的样子,三个月前,他们还都是一群散养的“小野鸡”呢!

首次年级组的儿童团团课,孩子们了解了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。

第二次年级组的儿童团团课,孩子们知道了祖国母亲的点点滴滴。

第三次年级组的儿童团团课,孩子们掌握了敬团礼,唱团歌。

……

每一次团课都是余婷婷精心筹备的,课件、教材、板书,样样齐全。指导整个入团活动的步骤设计,反复排练,余婷婷天天忙得不亦乐乎!

“余老师,大家2班的表演的队列,你下节课过来看看,怎么样?”

“行,我来给你们练习。”

“还有大家3班的儿歌动作如何才能练整齐啊?”

“好,解决了2班,我来助你们。”

余婷婷的回答一直那样亲切而热情。那阵子,余婷婷帮助两个平行班级排练着,可对自己班级又是儿歌,又是开场舞的排练,她只能留到放学将来,一次,一次,又一次……

最后一周,余婷婷急了,虽然排练内容已经成熟了,但她的嗓子几乎再也发不出声音来了,可她还要作为辅导员代表讲话呢!如何解决?无奈之下,她不停地追问着办公室里的老师们,有没什么土方能治喉咙,让自己发声。老师们东一个“偏方”,西一个“秘方”地拿来给余婷婷试,那几天,奇奇怪怪的草药折腾得余婷婷够呛。

“红星六一”当天,余婷婷向孩子们表达了衷心的祝贺,声音是沙哑的,却又是深情的。细心的父母看见了,她居然拿着两个话筒。为此,她总感觉这次活动由于我们的声音哑哑的而不够“完美”。

然而,正是这次叫人很难忘怀的活动,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自己是这样的出色;让父母感觉到了孩子们是这样的出彩;让领导、老师感觉到了农村的学生阳光、自信,叫人刮目相看!

余婷婷觉得,智慧是教育的源泉,让其如涓涓细流淌进教书育人的时间长河中,就能积淀下孩子身心成长的前凸后翘历程。余婷婷爱惜、尊重、宽容学生,把真情、真心、真诚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,成为有智慧之力的好老师,用我们的行动培养这一批学生成为自信、阳光、有收获的孩子。

一本影集,牵出挂念之情

一年的支教结束了,余婷婷要离开柘林学校的时候,孩子们哭了,他们送上了亲手制作的贺卡,纸张不够精美,字迹却端端正正,由于他们了解这是余婷婷“喜欢”的;父母拉着余婷婷的手不愿松开,还一个劲地说要到校长那里请求留下余婷婷;办公室的同事们,还有饭店的老伯伯……他们有太多的不舍,也有太多的赞许。

一个教师能帮助学生健全常识、塑造性格、关注成长、了解贡献、体味价值,使学生成为超越我们的人,那他势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,成为学生向往美好的动力。一位老师,在平时教育教学中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,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正向引领,便是一种“存在的价值与意义”,是一件“有意义的事情”,是一段“有价值的生活”。

时间一晃,6年过去了,新学期初,余婷婷再一次前往六年前过去支教过的奉贤,看望一个生命垂危的学生。

原来在去年暑假,小赵同学被查出患有白血病,短短的半年时间,爸爸妈妈携带孩子四处求医,花去了高昂的治疗成本,尽管有过两次骨髓移植配对适合的期望,但最后由于捐献者的拒绝而又成了一家人的失望。看着孩子的身体每况愈下,整天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,爸爸妈妈有说不出的难过和无奈,只期望能帮助孩子完成最后的所有心愿。1月14日是小赵12岁过生日,赵母亲小心翼翼地问了孩子许下的过生日心愿。原来,孩子期望能见一见我们的小学启蒙老师——余婷婷。

余婷婷得知了小赵的心愿,携带礼物来到了小赵的家看望病重的孩子。在小赵家,余婷婷拿出送给小赵的小礼品,那是一个电子相框,余婷婷找来6年前,自己在支教工作时为孩子们拍下的点滴校园生活的照片,每一张照片上都有当年的小赵,还在照片上写上了每一次拓展的活动,余婷婷期望这类照片能让小赵在回忆中找到快乐和满足。小赵跟着余婷婷学习如何用这小小的电子相框,听余婷婷介绍着每一张照片,找到哪儿是自己,每看到一张照片,眼神里都会射出一丝满足的光芒来。赵母亲说,孩子整天在家,没同学的伴随,十分寂寞,也不高兴,有了这个相框,孩子随时能感觉到老师同学仿佛就在身边,能让她高兴起来,真好!

细心的余婷婷还为小赵下载了好几部最新的动画电影,让孩子躺在床上就能看。小赵拿到这个相框,立刻动手操作起来,打开了《父亲到哪里》的大电影,看了起来。旁边的赵母亲,看到孩子又精神起来了,十分欣慰,还说,孩子就想要一个如此的东西,余婷婷真是满足了孩子的心愿。

临走时,余婷婷又走到小赵的病床前,掏出一个红信封,递给了孩子,献上了一份小小的心意;还鼓励她趁着天气好,下午必须要和父母一块出去走走,期望她能好起来。余婷婷的话好像给了小赵克服病痛的勇气,她点头表示下午肯定出去,看到孩子这样懂事,余婷婷拉着小赵的手,好一会儿都不愿放开……

用时间伴随孩子的成长,用关怀温暖孩子的心灵,用智慧启迪孩子的蒙昧,用探索积淀我们的成绩,这就是余婷婷作为一个“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”的每一天工作,平平淡淡却也精彩纷呈!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